以前覺得進了公司對這種檔案歸類和管理的事會比較有一套方法,但事實上是即使以檔案為生的數位工作,檔案的管理仍然停留在「要用再找」、「先堆再說」的心態。
常見的情況是一堆檔案混雜在一起,然後散亂的堆在複數的資料夾中;往往這些散亂的檔案好不容易事後收齊了還得一個個再開啟確認,更不要提檔案本身的圖層、置入的素材和效果等更是只能用垃圾堆形容,很多時候光是理清接手的檔案內容,大概八小時工作時間就去了快一半不止。
系統化的作法有時候是種習慣上的累積,沒有一定的要求就容易產生檔案亂七八糟的狀況。我也是到了這兩年才真的開始注意自己的檔案和圖層管理,一般的情況下如果不去注意這塊,產生出來的檔案大概會是長這樣:
像拿到這種檔案只能說就像藏寶圖,有時候只是單純增修點什麼東西,卻容易因為不曉得哪個圖層上鎖、哪個圖層又連結了哪個圖層,往往只是簡單的小動作,卻帶來繁複的大工程。
後來讀了《PSD製作禮儀 / 嫁給RD的UI Designer》後,整理好自己的作圖檔案就變成儘可能為之的原則。雖然不是什麼強迫症或完美主義者,但考慮到之後可能的交接和個人的陰德,把命名和分類作好還是目前在製作上會儘量注意的一環。至少看起來也舒服些。
檔案本身的整理大概也就這樣,以分類和命名多半能解決。但電腦內檔案的管理就一直沒有統一的整理方式,大概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因為思考方式改變而重新修正,想想這或許也是種自我滿足的方式吧。
歷經幾次的變動後,目前的管理方式趨向由大處著手,也就是在歸檔時以大方向為主,細部的檔案編制則從檔名或以Windows內建的搜尋著手,至少不會有找不到或枉開資料夾的情況發生。
個人的配置方式-1
整理一下這個階段的配置方式,如果之後還打算調整修正,也不至於無本可參。
在【版本】中,過去是以日期為分類,例如:
不過現在覺得日期實在不是很好的作法,太過瑣碎而且其實右鍵→內容也看得到,而留存版本的重點只是為了能在必要時回溯,或是攤牌時對質用(?),所以就簡化了命名的方式:
這邊目前還在考慮資料夾的命名該怎麼作,因為編號重複了。(可能最後還是回歸日期吧…)
資料夾裡就以原始檔和一張預覽圖為主,另外可能附上一個txt檔或是在檔名上附註修改的部份,避免之後還要自己開好幾份來對照。
個人的配置方式-2
專案切片中和配置方式一的【版本】資料夾相同,分成【完成檔】和該分類項底下產生的歷程版本。
*
現在最新版本(?)的分類作法就是這樣,其實和前一個版本相差沒有很多…往好處想也是這個作法算穩定吧。之後如果還有打算調整,這篇文就能當個歷程參考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路過留個言